gmapping

基于粒子滤波的2D激光雷达SLAM,构建二维栅格地图。融合里程计信息,没有回环检测。

优点是在小场景中,计算量小,速度较快。

缺点是每个粒子都携带一幅地图,无法应对大场景(内存和计算量巨大);如果里程不准或标定参数不准,在长回廊等环境中容易把图建歪。

hector

hector SLAM是完全基于scan-matching的,使用迭代优化的方法来求匹配的最佳位置,为避免陷入局部极值,也采用多分辨率的地图匹配。

由于完全依赖于scan matching,要求雷达的测量精度较高、角度范围大,扫描速度较高(或移动速度慢)。噪声多、边角特征点少的场景就很容易失败。

原文所提出方法的特点还在于,加入IMU,使用EKF估计整体的6DoF位姿,并根据roll, pitch角将激光扫描数据投影到XY平面,因而支持激光雷达有一定程度的倾斜,比如手持或机器人运动在不是很平整的地面上。

karto

karto是基于scan-matching,回环检测和图优化SLAM算法,采用SPA(Sparse Pose Adjustment)进行优化。

关于karto 和 cartographer 的比较,可以看看这里:cartographer与karto的比较

cartographer

cartographer是谷歌开源的激光SLAM框架,主要特点在于:

  1. 引入submap,scan to submap matching,新到的一帧数据与最近的submap匹配,放到最优位置上。如果不再有新的scan更新到最近的submap,再封存该submap,再去创建新的submap。
  2. 回环检测和优化。利用submap和当前scan作回环检测,如果当前scan与已经创建的submap在距离上足够近,则进行回环检测。检测到回环之后用ceres进行优化,调整submap之间的相对位姿。为了加快回环检测,采用分枝定界法。

cartographer也可以应用于3D Lidar SLAM,不过最出名的还是它在2D Lidar SLAM方面的出色表现,毕竟论文标题就是“Real-time loop closure in 2D LIDAR SLAM”。

最后修改:2023 年 11 月 10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